台灣康匠於2024年12月4日由BSI 英國標準協會認證,成為全台第一個取得口罩碳足跡認證,一片成人平面口罩的碳排放量為18.68克。而台灣康匠也於2024年6月由BSI認證,完成2023年碳盤查。未來將持續優化,讓廠區運營及產品製造能逐年減碳,並繼續推動100%全塑的可回收口罩,讓口罩從丟棄走向永續,友善環境,綠色永續。
2025年台灣進入碳有價時代,今年5月將試申報碳費,2026年5月開始繳費,一般費率為300元/公噸,繳交環保署作為發展減碳相關計畫使用。第一批徵收碳費的為2.5頓以上碳排量的企業,包括鋼鐵、水泥、電力等製造業。跟國際供應鏈關係緊密的台灣,如何改善製程,投資節能設備,降低碳排是勢在必行之路,以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。
台灣康匠領先業界,針對減碳環保率先採取具體行動,於2023年5月成立ESG推動小組,2024年1月與不織布公會和口罩廠商合作口罩再生計畫,將口罩材質單一化,研發出第一片100%全塑的可回收口罩,並推出可回收口罩標章認證,落實回收系統的話,估計每個月可減少約178.6萬頓的碳排放量。
台灣康匠總經理陳勇志表示:把產品做得更環保,已成為全球趨勢,而可回收口罩再生成民生用品,如衣架、垃圾袋等,讓消費者看得到、用得到,才能在心中種下環保意識的種子。期許未來台灣有機會立法,讓口罩業者只能生產可回收的口罩,對於台灣的生活環境,以及在世界的聲量上都有幫助。
除了讓產品更加環保永續外,台灣康匠在2024年6月與12月先後完成廠區碳盤查與口罩碳足跡認證,讓有口罩需求的企業在落實減碳計畫時,除了可以選擇全塑可回收口罩外,還能精準計算口罩的碳排量,共同邁向環保、永續、淨零的目標,讓台灣製造的產品跟上世界減碳趨勢,創造領先優勢。
「一片口罩,萬分責任」是台灣康匠的企業核心價值,期望口罩不只照護日常的生活,更能友善環境,減少污染,讓地球跟口罩一樣透氣,節能減碳深呼吸。